我們推薦了《吸血鬼幸存者:月咒遺產》《夜族崛起》《抑郁的房間》《災難樂隊》《人格解體》這些適合節日游玩的游戲!
當你在周末賴床,沒決定接下來玩點什么好的時候,不如來看看我們的選擇里面是否有你感興趣的,也歡迎讀者和開發者朋友們向我們尋求報導。
關鍵詞:Roguelike、像素、和風、類惡魔城
一句話推薦:新地圖,繼續活下去。
我相信玩家們對融合了Roguelike玩法和類惡魔城美術風格的獨立游戲《吸血鬼幸存者》已經足夠熟悉,不需要我再來做過多介紹。這次想推薦的原因是游戲最近推出了DLC——《吸血鬼幸存者:月咒遺產》(Vampire Survivors: Legacy of the Moonspell)。
《吸血鬼幸存者:月咒遺產》是游戲的首個付費DLC,加入了一張新地圖、若干位新角色和新怪物、數把新武器,還有一些新成就。新地圖月咒山是日式風格,河童、太刀、鳥居等要素在新地圖中都有出現。區別于之前可以一直探索、無邊界的地圖風格,月咒山是有明確邊界的,地圖里的各個區域都有獨特的風格,一些新怪物只會在特定的區域里出現。
解鎖角色和武器的方式與之前一樣。玩家使用任意一位角色探索新地圖,尋找并打開棺材,救出新角色,之后使用這名新角色存活15分鐘以上,將他的初始武器解鎖到裝備掉落池,升級初始武器,和對應的被動武器合成為超武,就可以解鎖下一位新角色。重復這些步驟,玩家就能解鎖多位新角色和多把新武器。當然,還有幾位新角色是隱藏角色,就需要玩家自己在地圖中探索、殺怪來解鎖了。
說實話,付費的DLC只有一張新地圖算不上內容豐富,但是游戲本身玩法和機制有趣,加入新角色和新武器后,提高了可玩性。我尤其喜歡用新角色米昂,角色效果是治療效果翻倍,過度治療的部分可以轉化成一部分的生命上限。他的初始武器銀風打倒敵人時能恢復一些角色自身的血量,搭配上一些增加飛射速度和數量、降低冷卻時間的被動武器,我可以在月咒山上存活很久的時間。
《吸血鬼幸存者:月咒遺產》已經在12月15日推出,單獨購買DLC售價為9元,DLC與游戲本體捆綁銷售的合集包售價為23.2元。這周Steam開啟冬季促銷活動,喜歡這款游戲的玩家可以考慮購買。
關鍵詞:吸血鬼、生存、制作
一句話推薦:讓夜族再次偉大。
《夜族崛起》(V Rising)是由瑞典小組Stunlock Studios開發的生存冒險游戲。玩家扮演一名經過幾個世紀的沉睡、剛剛醒來的虛弱吸血鬼,從尋找血液以恢復體力、躲避烈日以求生存開始,重建自己的城堡和吸血鬼帝國,目標是將所有人類重新變成自己的忠誠仆人。
游戲支持多人聯機,我和朋友在其中度過了許多美好時光。這些美好主要體現在它能給予玩家原汁原味的吸血鬼扮演體驗。這是個稍顯小眾的吸血鬼題材生存游戲,開發者圍繞“吸血鬼”這一文化形象,設計了眾多既貼合玩法又能加強代入感的系統——從晝夜循環到每個敵人的不同血質,再到基于血質能解鎖的不同能力,這些系統賦予了游戲生存建設之外的樂趣,畢竟沒有人能拒絕在游戲中當個真正的吸血鬼。
此外,玩家能解鎖的能力也非常有趣。我一直喜歡在各種游戲中選擇“德魯伊”兼“召喚師”職業的角色,《夜族崛起》很好地滿足了我的需求。玩家扮演的吸血鬼根據吸的V型血的不同,可以變幻成人類、白狼、巨熊、老鼠等等形象,同時,也可以把擊敗的瀕死人類俘虜,變成自己的血族仆人,和他們一同守衛城堡之心。
游戲設定的目標同樣很有特點,它讓我想起去年玩的《英靈神殿》。簡單地說,這是一款披著建造、資源管理皮的打Boss游戲,只是打Boss,沒有饑渴度,沒有太多生活。在整個游玩過程中,玩家都有極高的目的性,幾乎沒有往常生存游戲中出現的無所事事的時刻。
游戲目前還在搶先體驗階段,但非常推薦喜歡和朋友共斗Boss、著迷吸血鬼這一文化形象的玩家入手。
關鍵詞:獨立、手繪、內心世界
一句話推薦:感受抑郁癥患者的日復一日。
《抑郁的房間》(Room of Depression)是一款揭示抑郁癥患者內心世界的獨立游戲。需要事先說明的是,光論玩法,這款游戲非常折磨人。它涉及的操作非常簡單,只需要點擊和拖動鼠標,但每一個操作都讓人非常不舒適。這樣做是有意為之。因為,游戲中的每一個環節其實都在試圖模擬抑郁癥患者內心的狀況。
就像很多科普中說的,快樂的反面并不是痛苦或者悲傷,而是失去活力?!兑钟舻姆块g》再次證明了這一點。在游戲中,主人公時時面臨的并非特別痛苦的事,而是無盡的重復、希望的喪失和對自我的否定。哪怕特別簡單的事,在嘗試去做的時候都要耗費極大的力氣。
所以,我們能夠在游戲中看到無盡重復的地鐵隧道,拖動著怎樣都無法拖進對話框的重達千鈞的字詞,也在工作的時候被無數雜念的氣泡阻擋,“集中注意力”的按鈕多按幾次竟然還直接碎掉了。制作組希望玩家們能夠通過這些方式,設身處地地感受到抑郁癥患者的日常狀態。
甚至,在退出游戲的時候,它還會提示玩家:你游玩了幾分鐘,但這對我們來說是24小時,日復一日的狀態。
從這個層面上講,《抑郁的房間》是一個相當殘酷的游戲,不過它也許的確能為人們帶去一些理解與思考。當然,制作組也提示大家,在游玩過程中有任何不適,建議立刻退出游戲,去尋求一些放松的方式。
目前,游戲的免費試玩版已經上架Steam,且支持簡體中文。感興趣的玩家可以嘗試。
關鍵詞:音樂、多人、休閑
一句話推薦:制造音樂車禍現場。
獨立游戲《災難樂隊》(Disaster Band)本周三在Steam上線。如其名字所言,這款游戲以多人合作彈奏樂曲為主要玩法,具有獨特的幽默氣質。
游戲操作很簡單。玩家只需要通過上下移動光標來控制音高,并按照節奏點擊即可,算是比較基礎的音游玩法。曲子支持鼠標和手柄,但手柄要比鼠標更難用一些。當然,用鼠標玩音游本來也很別扭。鼠標垂直移動的速度趕不上節奏是常有的事。
但既然游戲名字叫《災難樂隊》,它的亮點正在于演奏“災難”的時刻。游戲設計了動態聲音引擎,可以自由地按任何音高和節奏演奏。也就是說,沒跟上節奏和音高的結果不是簡單的“Miss”,而是更真實的混亂。當最多4名玩家操縱不同樂器,按照各自的譜子來合奏一首樂曲的時候,“災難”的含義將會變得更加真實。在有些情況下,你的失誤甚至會讓樂器發出放屁的聲音。
為了讓你更好地體驗到一場荒腔走板音樂會,游戲提供了小提琴、大提琴、豎笛、長號4種樂器,以及多種合奏模式。除了給定曲目外,游戲還支持通過創意工坊上傳新的曲目,讓玩家體驗從根源上制造音樂車禍現場的感受。
身為一款獨立游戲,《災難樂隊》還有不少值得進一步完善之處。比如游戲目前還不支持中文,只有英語、德語兩種語言,以及給定曲目數量不多、房號限制導致無法與陌生人聯機等等。但看在僅售20.3元的份上,在周末與幾個朋友一起合作一場可怕的音樂會,也算是一件可以考慮的趣事吧。
關鍵詞:像素風格、CoC、RPG
一句話推薦:潛力無窮的跑團模擬器。
要介紹國產類CoC跑團RPG游戲《人格解體》的魅力,或許得從“CoC”(Call of Cthulhu,克蘇魯的呼喚)本身聊起?!犊颂K魯的呼喚》這部洛夫克拉夫特的小說在1981年被改編為同名桌面游戲,玩家可以在其中選擇扮演偵探、學者等不同職業的角色,在沒落的小鎮中探險,探究關于古神的真相。游戲的方式與DnD(Dungeons & Dragons,龍與地下城)異曲同工,依靠骰子擲出的點數與角色的屬性判斷角色的行動是否成功,例如搜索一個柜子,或是說服一個商人為你降價。
《人格解體》的基礎設定也正是如此:玩家扮演的主角擁有一系列不同的屬性,這些屬性與游戲中的行動成功率息息相關。游戲中的一切行動幾乎都與“骰子”密不可分。舉個例子:當玩家嘗試翻找柜子時,如果骰子骰出的點數小于主角的“偵察”屬性,則判定為搜索成功,可以獲得更多道具。在通過一定章節之后,玩家還可以自行創建新角色,分配角色的屬性點、名字與設定——俗稱“車卡”。
體驗主線劇情與支線劇情,尋找線索,擊敗幕后黑手……這聽起來似乎與我們熟知的RPG游戲沒有什么區別。作為桌面游戲,有趣的角色表演、玩家與主持人的臨場發揮是游戲的精髓之一,但在電子游戲中,這種自由度便很難體現。在此之前,也有不少“桌游風格的電子游戲”,例如“博德之門”系列,但這種“類DnD”游戲往往有著極高的自由度。相比起來,CoC型游戲很容易做成普通的“恐怖解謎RPG”。
在這一點上,《人格解體》做得不錯:有不少可選的支線可供玩家探索,也可以選擇性地規劃自己的行動力,決定劇情的走向。在游玩的過程中,光是第一章便有3個支線可供玩家探索觸發。除此之外,自行分配角色的屬性點、更改名字也增加了玩家的代入感,道具、武器的合成與效果也十分豐富。
值得一提的是,游戲中允許玩家進行保存和讀取,來獲得自己想要的擲骰點數。不過作為電子游戲,這一點確實也難以預防,游戲相當于將是否使用“SL大法”的決定權交予玩家手中。
這款游戲在本周開始了搶先體驗,根據開發組公布的計劃,一年后的正式版游戲將擁有8個模組的內容——一個模組代表一個故事,玩家可以使用自己身經百戰的“老調查員”角色體驗新模組的內容,這也是CoC的亮點之一。最后,不得不提的是,如果你是CoC類視頻的愛好者,你一定對游戲那有些生硬的AI配音感到十分親切。游戲目前首發折扣中,售價61.2元,無論是CoC愛好者,還是傳統解謎類RPG的玩家都可以試試。
(游戲體驗碼由發行商Gamera Games提供。)